游戏里的《复仇者联盟2》

2015-05-17 11:37:12 k73游戏之家 作者:小四

《复仇者联盟2》近日在国内上映,这部集结了大量欧美明星的电影一经上映就受到了大量影迷的喜爱,可见明星合作是相当具有市场号召力的。而在游戏界同样存在许多明星合作推出的游戏,以下就给大家带来部分游戏的罗列。

今年最受关注的电影大片之一,《复仇者联盟2》从这周起开始在国内热映,不管对影片的实际评价如何,光是能看到一批超级英雄在银幕上联手大战,对很多人来就值回票价了。

“复联”的成功再度证明,不管在什么领域里,“全明星”“大乱斗”“梦幻阵容”“合作企划”这一类的关键词总是最大卖点。而游戏历史上,确实也有不少作品打造过属于自己的豪华角色组合,取得成功创立品牌,进而反过来推动其他作品的人气,它们正可谓是游戏中的“复仇者联盟”。

按照上述定义,这类游戏最早的始祖之一,当属红白机时代,Konami发售的名为《科乐美世界》(Wai Wai World)的两款作品,若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玩家,或许还能记得国内最早的一批游戏书籍上会将其称之为“柯拿米世界”。

[attach]327791[/attach]

1988年,当时的Konami提出了在当时看来相当超前的这个创意,让旗下的人气角色汇聚一堂实现梦幻共演。《科乐美世界》初代当时包括的作品有:《恶魔城》、《大盗五右卫门》、《月风魔传》、《七宝奇谋》、两大射击游戏《宇宙巡航机》和《兵蜂》以及正宗的“大金刚”(和任天堂的大金刚不同,Konami的FC金刚游戏是货真价实拿到电影版权改编的……),此外还原创了两大男女主角Konami先生和Konami小姐,以阵容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当时Konami全明星集合。

[attach]327792[/attach]

同时游戏方面也是诚意十足,每一关都是不同的经典作品再现,随着救出角色而不断获得对应能力也是乐趣所在,中途还有横版动作关卡和竖版射击关卡的切换,再加上还包含了某些解密要素,比如用恶魔城西蒙的鞭子才能攻击远处敌人,七宝奇谋主角身体较小才能通过某些地方,让这款游戏的可玩性大大提高。

[attach]327793[/attach]

1991年,Konami在FC上推出了续作《科乐美世界2》,新作品如《乌帕》、《魂斗罗》加入,角色选择上则是可以限时切换而不是前作那样必须按顺序获得,难度上有所下降,不过关卡内容方面更加丰富,整体在日本评价略低于前作。但最大遗憾的是这系列就到此为止,之后Konami在不同时代打造了更多的游戏品牌,却完全没有意思想当年一样打造梦幻阵容,而对更早的国内玩家来说,《科乐美世界》的一些作品又不够熟悉(魂斗罗沙罗曼蛇绿色兵团赤色要塞才是所谓的老四强),导致FC上这两作成了当时少部分人才识货的“神作”。

同样是在1991年,游戏界诞生了另一个有着“梦幻阵容”的品牌,所不同的是它的阵容并非来自游戏而是动漫。1991年4月20日,《超级机器人大战》首作在掌机Game Boy上问世,SRW(Super Robot Wars)这个缩写就此有了不同的意义。

[attach]327794[/attach]

机战系列的最大特色,时至今日也没必要再度说明,没玩过游戏的人大体也听过。值得一提是在诞生之前,机战系列的企划原本可算是更早的另一款跨作品游戏《Compati Hero》系列的衍生产物,1990年在FC上发售的首作《SD大相扑》就是让奥特曼、假面骑士、SD高达等作品角色大乱斗的游戏,之后反响不错,Banpresto决定在这个基础上推出单独的机器人作品,没想到后来这系列“喧宾夺主”,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线,进而发展成二十多年来的单独一块招牌。(《Compati Hero》系列也有多款作品,2012年仍有新作)

二十多年来,几十款机战游戏收录的作品海纳百川,有高达魔神盖塔这些万年基石,也有之后不断加入,随时代更新的新鲜血液,当然还有机战系列自己发展出来的独立机体。让这些作品和游戏本身结合到一起,在原作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魅力,才是大家对机战多年下来乐此不疲的一个重要理由。如果说早期机战是靠这些作品来带动人气,那么中途就已经是彼此密不可分,反过来提升那些加入机战作品的知名度也是司空见惯——至少对国内一干机战玩家来说,大量老作品他们都是通过机战游戏才逆流回去接触原作的。

[attach]327795[/attach]

所以每代机战新作公布的时候,玩家的一大乐趣就是看看这次有哪些作品登场,尤其是首次亮相的名字。而因为版权等因素,呼声颇高却迟迟不能加入的作品也为数众多,则是机战系列难免的遗憾。如果让玩家可以任意选择,当然是巴不得机器猫樱大战变形金刚这些沾边的作品全部乱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机器人大战……

在MOBA类游戏诞生前,FTG大概是最适合“复仇者联盟”模式的游戏类型。格斗游戏角色多,故事少,简单直接,靠一批明星拉拢人气理所当然,所以格斗天尊卡普空不管当年还是后来,这类作品都为数不少,《漫画英雄VS卡普空》系列不用说了,后来的《街霸VS铁拳》,甚至还有《龙之子 VS CAPCOM:终极全明星》种更加突然的产物。

[attach]327796[/attach]

不过格斗游戏这方面的代表,则显然还是SNK的《拳皇》系列更为典型——典型到了很多人都忘记KOF最初本身就是SNK早期作品的人气角色大集合。1994年的系列首作《拳皇94》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对当时的玩家冲击力自然不同。高达二十四人的豪华阵容,而且《饿狼传说》和《龙虎之拳》两大作品的多位重要角色都有加入!这种之前只能幻想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卖点可想而知,而且三人模式让一个币能玩更多局显得更划算……94问世没多久就很快刷新了由《饿狼传说2》保持的该社投币率最高记录,而SNK也确信拳皇系列可以取代之前的饿狼系列,成为头号招牌,开始把社内资源全部向着KOF倾斜。

从1994年到2000年,拳皇系列保持着每年一作的固定频率,也成了SNK的头号招牌,SNK确实凭借拳皇一度抢占了街机市场和更多的资源,国内当时玩家最熟悉的97、98两作更是大出风头,而每代加入的新角色也是玩家期待的一个卖点。比如97的特别队、山崎、比利、玛丽三人组就是来自玩家的投票评选,原本饿狼系列的另一位角色达克微弱差距败给玛丽未能加入,结果两者人气差距就此天上地下,而达克多年后重返拳皇已经是系列末期了……

[attach]327797[/attach]

如果拳皇系列能够稳定的发展下去,或许总有一日能成为真正意义的SNK全明星大集合。遗憾的是随着SNKP这几年来的表现,新作诞生的机会都十分渺茫,指望在保持高素质的情况让更多角色登场,难上加难,更重要的是格斗游戏自身也已经衰退,昔日大家曾畅想的梦幻合作,《Capcom VS Snk》真的实现后,也没能引发更进一步的热潮。所幸对于至今仍在坚守格斗游戏的玩家来说,还有一种叫MUGEN的东西可以多少满足需求。在这款免费开源2D格斗游戏引擎下不要说SNK全明星,所有格斗游戏,甚至任意ACG角色的对战都能实现……

而既然说到了“全明星”“大乱斗”,《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系列就必然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名字,某种意义上它也是所有这类游戏不可超越的一个巅峰——正如把《马里奥赛车》系列算作赛车游戏是欺负人一样。《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的表现也足以让一干正统对战游戏汗颜,在任天堂旗下历代游戏机上能成为头号王牌的作品屈指可数,除了马里奥口袋妖怪外,NGC上的《任天堂大乱斗DX》也占据一个位置。

[attach]327798[/attach]

迄今为止,从1999年N64上首作到2014年WiiU和3DS上的最新作,系列一共也只有四作。从历史和数量,比起任天堂的其他品牌都相差甚远,但在影响力上却毫不逊色,不是简单的把游戏经典角色集合到一起就完事——虽然很多人都觉得有这马里奥大金刚皮卡丘等无数人气角色的作品,什么都不干也能大卖——任天堂会决定推出大乱斗企划的原因,也是认为单纯的原创角色乱斗游戏肯定没有市场。

但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任天堂之外的其他公司的同类企划都未能取得一半程度的成功。索尼2012年才第一次推出打着PS全明星招牌的第一款乱斗游戏,但反响平平。《Project X Zone》更是号称集结了三大厂(CAPCOM、SEGA、NBGI)的人气角色,单看列表就能吓死人,但结果同样是雷声大雨点小。

作为《星之卡比》和《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两大系列的知名制作人,樱井政博的工作有口皆碑,可以说他为大乱斗系列注入了最重要的灵魂,让这作品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从每一个角色在游戏中登场后的整体到细节都力求最佳,单是各类场地、道具的搭配组合就让游戏的内容丰富无数。而他也坦诚开发这系列是他最艰苦的工作,每一次都要竭尽全力以至于疲惫不堪,或许未来不会继续参与新作。

[attach]327799[/attach]

今天的《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系列更是已经不止任天堂的品牌,索尼克、潜龙谍影、洛克人等角色也已经开始客串,未来有一天难保不会有更多作品跨公司加入,甚至在自家公司放弃的情况下,大乱斗系列可能是他们活跃的唯一舞台。

[attach]327800[/attach]

另外对《复仇者联盟》幕后版权所属的迪士尼来说,它们旗下同样有着无数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也不是没有《迪士尼无限》这样的全明星作品,不过论及游戏方面的成功例子,相信很多人想到的还是《王国之心》系列,某种意义上这或许是跨界作品里最成功的合作企划之一,让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故事,而忘记了这两家原本的背后世界观也是丝毫没有关联的。

[attach]327801[/attach]

而除了迪士尼的角色外,《最终幻想》系列的角色在《王国之心》中的各种互动也是玩家最期待的一大卖点,比起徒有名字的《纷争:最终幻想》来说,《王国之心》这种对FF角色的演绎才保留了原作的各种精髓,也未免让人遗憾Square在当年自己的黄金时期,未能把旗下诸多的RPG神作集合起来打造一个新品牌,满足无数玩家多年来的幻想……如今化身手游大厂的情况下更是不用期待,只能希望《王国之心3》不要让玩家失望,保留这个品牌的昔日名声。

[attach]327802[/attach]
[attach]327803[/attach]
[attach]327804[/attach]

如果不局限于“全明星”的概念,不同作品,甚至不同公司间的合作企划作品更加不计其数,马里奥和索尼克联合参加过奥运会,雷顿教授和逆转裁判也彼此打过擂台。除了游戏领域,《周刊少年JUMP》也是有一干当仁不让的人气角色的,游戏化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集英社最早曾和任天堂合作在NDS上推出第一款《Jump终极明星大乱斗》,之后在杂志45周年之际更是定做了《JUMP全明星大乱斗V》,历代人气少年漫画如龙珠,OP,JOJO,幽白,猎人,银魂,北斗等在内的大量角色登场。最后额外值得一提的作品,还有国内玩家早年熟悉的《金庸群侠传》——同样是满足原作不可能实现的“全明星”“大乱斗”“梦幻阵容”“合作企划”。

[attach]327805[/attach]

另外,3ds平台的《交叉领域计划》系列也是将科乐美、卡普空、万代南宫梦三家的游戏明星作为卖点,并且游戏的销量也不错,以后这种“明星效应”的游戏肯定会越来越多。

玩家评论

相关阅读

手游掌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