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8 11:00:33 k73游戏之家 作者:小四
还有两天就要迎来游戏业界盛会E3 2014的开幕了,大家一定对于这个展会期待已久吧!毕竟今年可以说是战况最激烈的一年,索尼、微软、任天堂这三家硬件厂商将会为广大玩家带来怎样的新冲击呢?可以想像,各大平台一定拥有自家的独占超级大作,其激烈程度绝对让人期待。不过,这三家之间的战斗其实由来已久,以下就带领大家回顾下这些来的三家的爱恨情仇。
被称为每年游戏界嘉年华的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中文又称“电子娱乐展览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3大展,距今已有19年的历史了,这19年里E3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从一开始的成功,到之后的改制,然后是华丽蜕变之后的回归,在2014年E3马上召开的之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E3的历史。
E3的前身是“消费者电子产品展览会”,简称CES。那时候的CES在每年会举办两次,分别在夏天和冬天,夏天的举办地通常在拉斯维加斯,而冬天一般是在芝加哥。考虑到规模来说,CES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展会,但是作为一名玩家,你在CES里并不会看到很多电子游戏的最新情报,在CES里更多的是电视,冰箱,电脑和电话等最新的电子产品。
到了1995年,电子游戏产业决定自己从CES中独立出来,这也主要是因为电子游戏在CES中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不仅在夏季展上被安排在情色电子行业的楼上,在冬季展上甚至被移到了主厅之外的一个帐篷里,你必须在凛冬的寒风里穿过一大片空地才能看到它们。
而在当时,参议院开始着手调查电子游戏中的暴力行为也促成了Interactive Digital Software Association成立,而IDSA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E3的主办方ESA的前身,随着电子游戏自己的贸易组织建立,电子游戏的相关出版和发行也不再依赖通用协会。
紧接着,IDSA宣布将要举办自己的展会,这一举动立刻得到了当时世嘉北美的支持;而任天堂北美则选择继续支持CES,不过到了IDSA正式确定了展会名称和规模之后,以世嘉为首的一大批游戏厂商纷纷选择支持E3,而任天堂别无选择只能撤回之前的言论,再加上索尼也在当年正式进入家用主机产业,第一届E3便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三足鼎立模式。
1995年5月11日至5月13日,第一届E3在洛杉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洛杉矶会展中心在1999年完成了扩建和改造,成为了整个美国设计最科学、会展设备最先进的会议中心之一。会展中心有87万平方英尺的展览区,64个会议室,大型休息区,餐厅和饮食区,整个会议中心占地54英亩,并且临近洛杉矶的商业中心,交通非常方便,此外,每年的E3还能给洛杉矶带来2千万美元的经济效益。
同时,洛杉矶会展中心也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承办E3这种国家级展会的场地之一。整个会场被划分成了五个局域,南厅(South Hall)、西厅(West Hall)、中央广场(Concourse Hall)、肯蒂亚(Knentia Hall)和佩崔(Petree Hall)。面积最大的南厅在这几年主要是被微软以及其他的大型第三方占据;而世嘉,任天堂和索尼主要集中在第二大展厅西厅;Kentia厅里主要是一些小型游戏公司和零售商,所以常被一些人称为E3里的“犹太人聚集地”,这是一种偏见,事实上这里有很多别具新意的游戏值得一玩。在连接南厅和西厅的中央广场可以找到像IGN以及很多其他的媒体记者。
1995年
1995年5月11日至5月13日,第一届E3在洛杉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在这三天展期内,参观者高达3.8万,这是今后业界最受瞩目的盛会第一次走向世人面前。在这一年,PS和土星的次时代大战即将展开,而天真的任天堂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现在来看,任天堂当时还是太轻敌了。
在第一届E3上,索尼携带PlayStation主机首次在美国亮相,同时宣布PlayStation的北美发售日期为1995年9月9日,最意外的是,索尼在E3现场请来了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前来助阵,在声势上完全压倒了当年世嘉和任天堂。游戏方面,《WipePot》、《铁拳》和《山脊赛车》也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好评,而索尼在第一届E3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任天堂在开展前一周就宣布推迟新主机N64首次亮相,而发售日更是推迟到了1996年的4月,一方面是因为任天堂当时并不是那么重视E3;其次,当时N64背后有号称“梦之队”的第三方支持,任天堂在游戏阵容方面更是高枕无忧,就在索尼和世嘉宣布有上百家第三方支持时,任天堂只选择了十家第三方,分别是Paradigm Entertainment、Williams、Spectrum Holobyte、Sierra Online、DMA、Rare、Gametek、GTE Interactive Media、Angel Studios和Acclaim。
尽管N64没能露脸,任天堂还是要为即将发售的Virtual Boys造一下声势,尽管我们都知道它最后的结局。而对于已经发售的SNE,任天堂还是带来了《超级大金刚》的续作,《超时空之轮》和《Secret of Evermore|艾薇莫的秘密》等游戏。
世嘉则选择在这一年的E3上全力狙击当时还襁褓中的PlayStation。5月10日,索尼宣布PlayStation将于1995年9月9日登陆美国。5月11日,世嘉的土星抢先登陆北美市场,两家的火药味可见一斑。
不过当时所有人都预测PlayStation的定价肯定会高于土星,所以当索尼曝出PlayStation最终定价299美元时,世嘉还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1996年
在第一届E3大获成功之后,第二届E3于1996年5月16日至18日再次登陆洛杉矶会展中心,本届E3最终超过500家公司参展,共展出了1700多种新产品。在两届E3之间的一年里,游戏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世嘉土星的北美首发被证明是灾难性的,而任天堂的Virtual Boy的情况甚至更糟糕。这一年里,只有索尼的PlayStation笑傲整个游戏市场,一举成为北美市场的霸主。
作为对索尼的反击,任天堂宣布去年刚于日本发售的N64将于9月30日登陆北美,售价250美元并且附带一个手柄,更多的手柄需要单独购买,每个售价30美元。游戏方面,任天堂有不少试玩作品,如《超级马里奥64》、《飞行俱乐部64》、《真人快打64》,《水上摩托》、《星球大战:帝国的阴影》和《007:黄金眼》等,此外,任天堂还承诺1996年底还会有包括《超级马里奥赛车》在内的另一批新作。最后,任天堂野心勃勃的宣称N64的硬件销量能在1997年之前达到100万,软件销量能达到300万。
除此之外,任天堂还推出了新的掌机——Game Boy Pocket,比他的前身缩小了35%,并且零售价只有60美元,值得注意的大作有《星之卡比砖块球》、《大金刚世界2》和《Tetris Attack | 耀西俄罗斯方块》;另一方面,任天堂将Virtual Boy主机降价到100美元,尽管如此,也还是不能拯救这台主机的悲惨命运。
就在大家都为任天堂的N64拍手叫好时,索尼用PlayStation降价到199美元的消息再一次抢了任天堂的风头,同时展出了一大批3D游戏,包括日后大家所熟知的《铁拳2》,《古墓丽影》,《古惑狼》以及《最终幻想7》等,其中《古惑狼》也是索尼第一个大获成功的第一方游戏,并在之后很长时间里都是玩家心目中PS最具代表的游戏人物之一。
作为回应,世嘉在索尼宣布降价的第二天,也宣布将土星的售价降至200美元,正好是1995年正式发售的一半,不过大家都视为这是世嘉的无奈之举。
1997年
受洛杉矶会展中心扩建和改造的影响,这一年的E3搬到了乔治亚州,时间也改为6月19日至21日,受到场地大小的限制,本次E3主会场分成了两个,分别是乔治亚州国际会议中心和乔治亚圆顶大厦。
本届的E3吸引了3万7千名业内人士前来参观,35个足球场面积的展区里,共有486家参展公司,展示了超过1500种新产品。预计到了1997年年末,电脑和电视游戏产业将会突破53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跳票大作《永远的毁灭公爵》在本届E3上正式公布。
任天堂去年发售的N64在这一年继续发力,《星际火狐64》成为第一个支持N64的Rumble Pak的游戏,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007:黄金眼》在当年备受瞩目,而《F-Zero|零式赛车》和《塞尔达传说》只有影像展出。除此之外,任天堂也公开表示将会降低对第三方在N64上发售游戏的限制,希望借此能够重拾第三方的支持。
索尼的PlayStation在这一年依旧占据上风,Konami的《潜龙谍影》仅仅是演示视频就为PlayStation赚得了满堂喝彩;另一方面,凭借《古墓丽影》的成功,Eidos的《古墓丽影2》在这一年也备受期待,会场里到处都能看到劳拉·克劳馥的影子,其它值得关注的大作还包括《最终幻想7》和《古惑狼2》等等。
而已经在垂死挣扎的世嘉土星除了继续宣布降价之外几乎已经没有反击能力。
1998年
这一年的E3仍旧在乔治亚州举办,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分开两个场馆,而是全部在乔治亚州国际会议中心,主要原因是主办方没法保证两个场馆的人流量平均,并且场馆之间的交通也成问题,这次索性就合在了一起,而这一年的E3吸引了超过7万人前来参观。
这一年也是游戏产业的转型期,大量的3D游戏开始在次时代主机中涌现,那些无法驾驭新技术的厂商只能被迫退居二线。同年,游戏产业销售额已经接近70亿美元。
索尼在今年专门开着悍马车队到机场去接送前线记者到酒店,只为了让他们在车上能够第一时间体验《GT赛车》的第一作,在此之前,没人知道一个优秀的真实赛车游戏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除此之外还有即将登陆PlayStation的《最终幻想8》和《寂静岭》,这些游戏代表了当时PlayStation主机上3D游戏的最高水平。
不过,本届E3最大的新闻还是在硬件上,在经历土星的失败后,世嘉在这一年带着全新的Dreamcast主机高调回归,该主机的配置和当时主流的个人PC很接近,所以对移植游戏非常的方便,并且凭着强大的机能,当时主机都面临的一些问题,如读取速度慢,3D机能不足导致跳帧情况严重等,在Dreamcast上都可以有很大的改善。
任天堂在这一年公布了N64的扩充设备——N64DD,一种磁盘扩充机可以让N64玩更大的游戏,不过任天堂表示该设备并不会在1998年内发售,大家也猜测这个奇怪的设备到底能不能发售。值得一提的是,能够载入游戏史册的满分神作《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在当年正式公布。
1999年
在连续两年移居乔治亚州之后,E3终于在今年回到故乡主场,经过重新改造和扩建的洛杉矶会展中心有更大的场馆,更现代的设施和更科学的设计,主办方也一口气与洛杉矶会展中心签下了直到2012年的合同。
这一年最大的看点之一应该是世嘉的Dreamcast,刚刚完成在日本的首发之后,世嘉开始着手准备在这一年的9月9日让Dreamcast登陆北美,并且保证首发将会有15款游戏左右,199美元的主机价格,再加上当时《莎木》那样的杀手锏,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
任天堂的N64继续为其站好最后一班岗,《生化危机2》、《完美黑暗》、《大金刚64》以及Silicon Knights的《永恒黑暗》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与LucasArts合作推出的《星球大战》电影系列的其他改编作品向来不缺关注,这次放出的《星球大战:极速飞车》就获得了不少粉丝的好评。
另一方面,任天堂在展前发布会上也透露了有关于次时代主机的消息,代号为“海豚”,也就是我们今后所熟知的Nintendo GameCube,简称NGC,并且这次将会与IBM等厂商合作开发,当时提到的128位处理器和大容量DVD技术都让大家激动不已。
索尼在会场上依旧用《最终幻想8》和《恐龙危机》来发挥PlayStation最后的余温,同时也零星透露一点关于下一代主机的消息,尽管只是一些即时画面的Demo演示,但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0年
这一年的E3如期在洛杉矶举办,总共有430家公司参展,共计展示了1250种新产品,三天内吸引了6万2千名游客。
索尼的PlayStation 2是这一年E3的重头戏,由于4月在日本的首发被大家诟病游戏太少,为了避免犯同样的失误,索尼承诺在10月26日首发之后,至少会有51款游戏在当年的圣诞节之前推出。尽管PS2初期大部分游戏素质看着都不尽如人意,但是《潜龙谍影2》的预告片凭借精良的剪辑,逼真的画面效果和各种细节的把控,成功的博取了所有人的关注,成为那一年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世嘉的Dreamcast也没有放弃最后的抵抗,《Jet Set Radio|街头涂鸦》和《Samba de Amigo|快乐桑巴》等数款游戏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但是两款游戏发售后却落了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下场,最终也还是没能避免Dreamcast的全面溃败,这也导致世嘉正式退出家用主机市场。
任天堂在这届E3并没有展示任何新的硬件,已经发售了近十年的GameBoy系列掌机宣布总销量达到1亿台,这也帮助任天堂在掌机上独霸一方,另一方面,N64在退市前散发着最后的余光,《Conker's Bad Fur Day | 松鼠大战》,《无尽黑暗》和《完美黑暗》都是这台主机在末期的佳作。
2001年
2001年5月16日至19日,E3吸引了全球70个国家的6万2千名游客,这一年,游戏市场的发展蒸蒸日上,仅仅是美国的电视游戏软件销售额就达到63.5亿美元,而这一年的E3也是热闹非凡。此外,在2001年1月,世嘉正式宣布退出家用主机行业,所以这也是世嘉第一年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在E3上,尽管如此,世嘉手上还是有很多知名游戏系列的版权,为了平衡势力,世嘉把“索尼克”系列交给了任天堂,微软则拿到了“铁甲飞龙”,而索尼则是“VR战士”系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不少业内高层预测世嘉将取代EA称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厂商,不论结果如何,至少当时的预测看着是非常靠谱的。
任天堂终于发布了自家的次世代主机GameCube,并在展前发布会上获得了相当的成功,E3期间的展台自然也是人头攒动,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试玩一下任天堂的新主机,而任天堂带来的《Star Wars Rogue Leader: Rogue Squadron II | 星球大战:侠盗中队2》,《路易的鬼屋》,《皮克敏》和《超级马里奥兄弟》等游戏都是质量上成的佳作。
同一年,微软接替世嘉的位置正式进军家用主机行业,并在E3上为大家带来了Xbox的首次亮相。值得注意的是,Xbox的首批游戏中就有日后成为微软阵营中流砥柱的《光环》,这也是Xbox上为数不多的神作之一。
另外,微软当时很大胆的选择了与任天堂的GameCube同一时间在美国发售,并且将于2002年登陆日本,最后登陆欧洲。事后很多玩家和业内人士都对微软把欧洲的发售日期排在日本之后表示质疑,因为当时的日本显然不会喜欢美国人开发游戏主机,并且这样还会失去占领欧洲市场的先机,不过微软仍旧选择一意孤行。
至于索尼,在主机方面,PlayStation 2已经是整个家用主机行业的领头羊,在PS2的带领下,家用主机游戏已经占据了整个游戏业三分之二的市场,而PC游戏的份额和重要性正在日渐萎缩。游戏方面,去年就已经公布的《潜龙谍影2》在今年仍旧在为索尼卖力吆喝,而日后成为日式恐怖游戏代表作的《寂静岭》也在这一年正式亮相。
2002年
2002年5月22日至24日,E3照例在洛杉矶举办,尽管今年的游客人数比起前一年有所下滑,但是E3仍旧是整个游戏业每年最大的嘉年华。这一年不得不提的游戏是id Software带来的《DOOM 3 | 毁灭战士3》。此时“毁灭战士”系列的前一作已经发售了有近十年,本作的强力回归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游戏行业,同时也为所有3D游戏的画面树立了新的标杆。
PlayStation 2在全球3000万台的惊人成绩,让索尼在本届E3上有资格高调的宣布PS2已经在本次主机大战中胜出,事实也证明,当时任天堂的NGC和微软的Xbox确实无法跟PS2抗衡,而这台传奇主机最终销量超过了1亿5千万台。
对于这一年的任天堂,其最大的新闻应该莫过于统治了任天堂近半个世纪总裁山内溥正式宣布退休,其位置由岩田聪继任,这也标志着任天堂正式从山内溥的独裁中解放。在游戏方面,《银河战士》的首次亮相为任天堂在欧美玩家中赢得了不少掌声,再加上《超级马里奥阳光》、《生化危机0》、《梦幻之星Online》以及《塞尔达传说:风之杖》,任天堂的游戏阵容依然不可小看。
微软方面则是公布了Xbox Live,这也代表着网络服务对主机的影响力开始越来越重要,此外游戏方面也只有《Blinx: The Time Sweeper|霹雳酷炫猫:穿越时空 》,《铁甲飞龙Orta》和《忍者龙剑传》,不过《潜龙谍影:实体》登陆Xbox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2003年
2003年是E3进入21世纪之后规模最大的一年,5月14日至16日,洛杉矶会展中心吸引了大约6万名游客前来参观。
凭借PlayStation 2在家用主机市场独霸一方的索尼在这一年的发布会上继续吹捧PS2是如何惨败对手,以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将会给家用机带来怎样的影响,并且公布了《GT赛车4》以及《横行霸道》和《潜龙谍影》的最新独占作品。就在大家以为今年的索尼发布会就要结束的时候,久多良木健在舞台上公布了索尼的第一台掌机——PlayStation Portable,并借此正式进军掌机界。
此时任天堂的NGC尽管被PS2打得惨败,但是在掌机上,GBA SP的成功让大家相信Game Boy这个掌机系列至少还能再撑十年。而此时索尼PSP的出现,着实让任天堂措手不及,紧接着索尼的任天堂展前发布会几乎也是灾难性的。尽管如此,任天堂这一年还是有不少佳作,如《马里奥赛车DD》,《F-Zero | 零式战机》,《Star Fox|星际火狐》等,其中最出人意料的是《潜龙谍影:孪蛇》将会登陆NGC。
微软在这一年和索尼一样,大谈互联网将会给家用机带来的变革,至于玩家们所关注的游戏方面则有《光环2》,《鬼屋大冒险》和《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值得一提的是,今后大家熟知的《神鬼寓言》系列也是在今年第一次公布的。
2004年
作为一年一度的游戏盛宴,2004年的E3吸引了全球87个国家,超过6万5千名游客,展出了超过5000种新产品,在500多家参展商中,还有183家是第一次参加E3。在三家各自的主机都进入成熟期,而次世代主机没有揭晓的2004年,是两大掌机对抗的一年。
任天堂在这一年不仅任命了 大家今后熟知的雷吉·菲尔斯-埃米为北美销售和营销执行副总裁,还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了任天堂DS系统,也就是我们今后所认识的NDS,当时两块屏幕的概念,加上触屏技术,语音识别和无线联机,让它一举成为了整个业界的焦点。
此外任天堂也没有在GBA和NGC上松懈,《大金刚:丛林节拍》,《生化危机4》和《塞尔达传说:不可思议的帽子》等都是之后让人津津乐道的佳作。
同一年,索尼继续为自家的PSP造势,凭借出色的影音效果和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加之索尼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上的强大营销力,大家都认为PSP将会毫无悬念的在最后胜出;除此之外,索尼在今年还提到了PS3主机将会使用的“Cell”处理芯片,并且暗示其拥有超乎想象的强大性能。
微软在这一年除了如期公布大家期待已久的《光环2》之外,XBLA才是本届E3的重点,我们都知道Xbox Live早在2002年就开始运营,但是XBLA才是微软下定决心发展网络和数字版游戏的标志。凭借着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微软用事实证明了游戏可以有一种更快,更便宜的获取方式和渠道,而XBLA也成了微软今后所有主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05年
2005年大概算是E3有史以来新闻最多,最轰动的一年,整个场馆的展位早在3月就已经全部租完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玩家们不远千里的赶到洛杉矶会展中心,只为了能够的第一时间看到三大厂商揭晓各自的次世代主机。
微软在这一年的展前发布会上率先公布了自家的次世代主机——Xbox 360,并且演示了《完美黑暗:零》和《哥谭赛车计划》等游戏。尽管是首个亮相的次世代主机,但是观众的反应并没有微软期望的那么强烈,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在Xbox 360的配置上,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有革命性的进化,大家都略有失望。
事实上,并不是微软的Xbox 360不够革命性,而是索尼的PlayStation 3当年实在是太超前。
伴随着《最终幻想7》的重制片段和《杀戮地带2》的演示demo,索尼正式公布了自己的次时代主机——PlayStation 3,除了那颗性能惊人的“Cell”处理芯片之外,1080P的准高清画面,超大容量的蓝光光驱,可拆卸式硬盘等等,已经完全超乎了大家的想象,微软刚刚才燃起的气势立刻被索尼扑灭了。
任天堂在这一年同样公布了自己的下一代主机——“革命”,也就是日后大家熟知的Wii。就在大家惊叹Wii的小巧身材时,任天堂还表示Wii将会向下兼容从NGC到NES的所有游戏。此外,任天堂在这一年还保留了自己的杀手锏,也就是Wii的动作控制器,直到2005年才正式对外公布。
对于主机性能方面,任天堂并没有给出太多信息,不过任天堂在展前发布会上表示,游戏除了画面之外,应该还有更多其他的内涵和乐趣,他们把这种游戏叫做“非游戏”,譬如随后公布的NDS平台上的《电子浮游生物》和《任天狗》。
2005年,当对手们靠围绕着新主机夸夸其谈把整个会场带向高潮的同时,任天堂别出心裁的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2006年
2006年的E3火爆程度也算是近年来少有的,这一年洛杉矶会展中心的展览总面积达到77万平方英尺,参展的企业总数超过了400家,共展示了1000多款最新的游戏。三大厂商各自的次时代主机在去年完成首秀之后,今年是相互之间全面开战的一年,尤其是微软和任天堂对索尼靠PlayStation 2打下的江山早就蠢蠢欲动了。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7月31日,刚刚举办完E3展会的ESA正式宣布下一届E3将会缩减规模和体制改革,并在当年10月13日正式公布了改革方案。展会将重组并缩减规模,不仅将场地搬到了加尼福尼亚州的一个停机棚,而且还改为了邀请制参展。
微软在今年展示了游戏方面的杀手锏——《战争机器》,这款采用全新的虚幻3引擎开发,为Xbox 360量身定制的次世代FPS游戏,从第一次登场就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再加上FPS游戏在北美本身就非常受欢迎,其欢呼和火爆程度也就不难想象了。
索尼在这一年仍旧是以力推PS3为主,除了透露有关于主机的更多细节之外,SE还正式宣布了两款《最终幻想》系列作品将会由PS3独占,分别是《最终幻想13》和《最终幻想13 VERSUS》,凭借着PS2积攒下来的资本和当时《最终幻想》系列在全球的号召力,索尼仍旧是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
就在微软和索尼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一年E3最大的亮点——任天堂,悄悄的开辟了另外一块全新的市场。去年任天堂公布的新主机“革命”,在这一年正式改名为“Wii”,这个名字发音奇怪的主机和它的动作控制器,才是真的给游戏界带来了一场革命,而《超级马里奥 银河》,《Wii Sports》《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和《银河战士3》不仅都充分发挥了Wii的体感功能,而且也都是Wii主机上无数的经典作品之一。
在掌机上,NDS的后续机型NDSL也在这一年正式亮相,新机型不仅有了诸多改善,同时也成为NDS掌机系列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一代经典。
2007年
作为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届E3,本届E3被很多业内人士批评为最差的E3,甚至很多人大呼E3已死,其影响力已经比不上日本东京游戏展和德国科隆游戏展,部分大厂商开始考虑放弃E3,转而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其他游戏展会,大家开始担心E3是否还有下一届。
整个2007年,微软都在为Xbox 360居高不下的故障率伤透了脑筋,希望抢在PlayStation 3之前占领市场的微软没想到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而本届E3上微软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可以说直接决定了Xbox 360的生死,好在财大气粗的微软一口气把所有Xbox 360的保修期延长到了3年,以此安抚了绝大部分忠实玩家的情绪,尽管他们为这个决定付出11.5亿美元的维修费。
另一方面,微软此时已经蚕食了不少当年PS阵营的伙伴,这也让彼得·摩尔得以放出那句豪言:“我们已结束战斗。”当然,从E3结束之后立马辞职这一点来看,或许这句话更像是送给他自己在微软的工作生涯。
本届E3的任天堂虽然手牌不多,但是分量都不轻。虽然说当时的任天堂已经开始注意拉拢第三方厂商,但是叫好又叫座的游戏,还是出自任天堂本身,这是所有的第三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而《Wii Fit》虽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但是在NDS和Wii的成功光环背后,谁也不敢小看它。
2007年的任天堂可以说正是巅峰时期,NDS的持续增长,再加上Wii成功的开辟了新的用户群体,这使得所有厂商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某种意义上来说,任天堂确实带动了整个游戏业的发展。
与微软和任天堂两家相比,索尼在2007年E3的动作也不少:价格饱受争议的PS3在北美发售了8个多月后正式降价100美元,尽管这次降价让两家对手嘲笑了好长时间,但是对玩家们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消息。而PSP发布3年之后,也终于迎来了改进版的PSP-2000;《潜龙谍影4》的登场算是给一直被挖墙脚的索尼撑了撑场面,可惜没有《最终幻想13》的新消息,《GT赛车5》正式版还遥遥无期,面对下半年大作如潮的微软和任天堂,2007年的索尼只有这么几张能打的牌,实在是不让粉丝们放心。
2008年
2008年的E3从寒酸停机棚里重新回到了洛杉矶会展中心,尽管如此,曾经被誉为是广大游戏玩家和从业者一年一度的游戏盛会的E3早已不如当年,在去年宣布缩小展会规模之后,一些大牌的厂商甚至以E3缺乏影响力为由拒绝参展,并把眼光放到了东京游戏展,而参观人数更是比去年还下降了50%,不过作为业界领头羊的三大厂商依旧如期的在E3期间召开了各自的展前发布会,并且上演了一出游戏商人们之间尔虞我诈的肥皂剧。
如果没有最后那能被纳入游戏界史册的三分钟,微软在这一年E3可以说是平平淡淡,甚至有些沉闷,完全没有让人意外和震惊的新闻。主机降价的消息在发布会之前就已经泄漏,游戏方面,尽管笼络到了《星之海洋4》,《无尽的未知》和《薄暮传说》,但是想要攻下日本游戏市场,微软仍旧缺少一锤定音的大作。就在所以人都以为发布会就这么平淡结束的时候,Square Enix的社长和田洋一重回台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紧接着便上演了2008年E3上最精彩的,可以被纳入史册的拍肩一幕,并且宣布《最终幻想13》将跨平台登陆Xbox 360,而此举也被玩家们视为索尼在PS2时代打下的基业正式分崩离析。
因为顺风顺水的硬件和软件销量,任天堂在此时可以用富得都流油来形容,所以在微软和索尼为《最终幻想13》死磕的时候,也只有任天堂还能说出“我们承诺让世界保持微笑”这样的宣言,这也主要是因为任天堂的主机从来不需要第三方游戏来证明什么。不过这一年的E3发布会,没有新的《马里奥》,没有新的《塞尔达传说》,再加上宫本茂大神亲自上阵,作为压轴的《Wii Music》遭到无人喝彩的尴尬,恐怕任天堂也不会笑的太开心。
在微软给索尼扔下一颗核弹之后,大家都在期待着索尼将会如何绝地反击,结果一开场Jack Tretton就强调了“2008年是属于PS3的一年”,直接无视了微软的攻击,让所有打算看好戏的人们都只能耸耸肩膀。不过我们还是能注意到索尼给发布会做了一些很匆忙的修改和调整,甚至出现了PSP版《战场的女武神》这样的技术错误,此外,所有SE的游戏都不见了踪影。
不过即便如此,索尼还是拿出了《潜龙谍影4》、《GT5序章版》、《抵抗2》等看家大作,而用《小小大星球》的自定义功能展现PS3至今的成绩也颇有创意,并且赢得了不少的掌声,最后作为压轴登场的《战神3》算是为索尼保住了最后的颜面,失去了《最终幻想13》独占这张王牌的索尼在2008年确实不怎么好过,但是他还是硬挺了过来。
2009年
尽管2009年的E3还处在全球禽流感爆发的阴霾下,但是参观人数依然达到了4.1万,虽然比不上当年最辉煌的时候,但是相对于改革时仅5000位受邀人士参加,可以说E3的规模正在一点一点的恢复。
2009年微软的发布会真可以说是一场“全明星”发布会了,《吉他英雄:世界巡回》的宣传片请来了菲尔普斯、科比、托尼·霍克和罗德里格斯;《甲壳虫:摇滚乐队》甚至在现场请来了甲壳虫乐队现在仅存的两位成员;在发布会的最后的压轴部分,微软又为我们带来了当时还被大家惊叹为火星科技的“初生计划”,也就是我们现在很熟悉的Kinect。
不过对于某些游戏玩家们,估计以上内容还是比不上2009年的又一出拍肩好戏,小岛秀夫上台宣布《潜龙谍影》新作将会登陆Xbox 360,虽然此举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不得不说,这对于索尼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2009年,任天堂依旧是风光无限,《Wii Fit》在全球火爆的卖出了一千六百多万套,大家对于《Wii Fit Plus》的出现自然一点都不意外,提升体感精度的Wii Motion Plus今后成为了Wii主机的标准配置,唯独Wii Vitality Sensor这个指尖脉搏测量器倒是在这一年出现之后就再也没了消息。
另外今年任天堂发布会最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小部分亲密媒体之外,绝大多数记者,嘉宾都和全世界的其他玩家一样只能看任天堂发布会的“直播”,这给全球大多数媒体都来了个措手不及,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免去年《Wii Music》无人喝彩的尴尬,甚至有传言这次发布会是提前录制好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大概是从这一年PSP GO泄露开始,索尼就为自己赢得了“业界保密最差公司”的称号,尽管失去了一个悬念,但是山内一典悄悄完成的《GT赛车 PSP》,小岛秀夫为PSP GO的诞生献上的《潜龙谍影:和平行者》,新的体感装置MOVE,再加上画面和演出效果都爆棚的《神秘海域2》和再一次压轴出演的《战神3》,这一年索尼的E3发布会不再像以前那样夸夸其谈,望梅止渴,更加务实的游戏内容为索尼赢来实实在在的掌声和赞美。
2010年
2010年的E3可以说是现世代三大主机正式进入“体感时代”的标志。微软去年公布的“初生计划”(Project Natal)将在当年正式发售;索尼打出了“It Changes Everything”的口号,将重点围绕着3D游戏和PS MOVE宣传;任天堂一边暗笑对手刚刚跟上自己的脚步,一边悄悄的研究起了下一代掌机。
游戏界没有谁输谁赢,有的只是卓越的眼光和先吃螃蟹的勇气。
财大气粗的微软在今年E3前夕为“初生计划”召开了独立发布会,并公布了正式名称——Kinect。完全脱离手柄,让玩家本身成为控制器的Kinect不出意外的为微软赚足了眼球,尽管当时的Kinect在语音和动作识别上还没有达到如今的准确度,但是在2010年,Kinect崭新的概念让玩家们充满了好奇,也让游戏开发者们跃跃欲试。
当然微软也不会忘记传统的核心玩家,《战争机器3》、《神鬼寓言3》、《光环:致远星》等独占大作一个都没少,两头同时发力的微软在日后让索尼和任天堂都吃了不少苦头。
另外发布会的最后,微软不仅宣布全新改进的Xbox 360 Slim将在当天正式发售,而且还将给现场所有与会人员每人赠送一台,恐怕这才是让当年在场的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事吧。
到了今年,Wii主机给任天堂带来的奇迹狂潮慢慢的开始消退,此时的任天堂需要新的催化剂和新的血液,公司需要对外表现的依旧强劲,而宫本茂在发布会上带着《塞尔达传说:天空之剑》作为开场,其意味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说到底,Wii并不是这一年任天堂的主角,新掌机3DS的亮相才是全场的焦点,裸眼3D功能在当时来确实在是非常抢眼,而包括Capcom、Konami、EA等在内的第三方都表示会全力支持3DS,并且现场还出现了像《莱顿教授》、《王国之心》、《潜龙谍影》、《生化危机》等著名游戏系列的Title,着实让广大玩家兴奋不已。
索尼在今年也开始玩起了3D游戏的概念,《杀戮地带3》、《GT赛车5》、《机车风暴:启示录》和《孤岛危机2》等都将成为索尼首批支持3D的游戏;当然索尼也不会忘记去年才公布的PS MOVE控制器,虽然有不少已发售的游戏将会通过补丁支持PS MOVE,但是现场仅仅是演示了几款原创新作,完全比不上微软在Kinect上下的力度;PSP GO在去年发布后销量惨不忍睹,而PS Plus服务的出现可以说是比较意外的,最后作为压轴的《烈火战车》显得非常无力。这一年的索尼只能说是有“惊”无“喜”。
2011年
2011年的E3依旧在美丽的洛杉矶如期上演,本届E3的总参观人数达46800人,在参展规模上彻底摆脱07和08年改制时候的,基本恢复了E3作为游戏嘉年华应有的盛况。
Kinect自2010年11月发售之后,其销量在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就突破了1000万,成为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上卖得最快的消费电子产品,其中微软的大力宣传和支持是功不可没的。既然微软选择了将Kinect冠以主机级别来对待,那么其游戏整容必须要跟上,而在这一年的微软发布会上,Kinect游戏和传统游戏的比重几乎是各占一半,这也意味着着Kinect几乎已经成为了Xbox 360的标准配置之一。
这一年,索尼继续在3D游戏上发力,《神秘海域3》和《抵抗3》两部大作都做了3D游戏画面的演示,为了配合自己3D游戏的战略,索尼还发布了一个打上“PlayStation”商标的3D电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索尼的NGP,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PS Vita正式公布了发售日期和价格,WIFI版249美元的价格在平井一夫刚出口时就被欢呼声和掌声淹没了,史上性价比最高的掌机在这一年正式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索尼E3发布会是在当时PSN黑客事件的阴影下召开的,结果本年发布会反而是索尼这5年来收获掌声最多的一届。
任天堂这次选择最后一个召开发布会,宫本茂开场就和去年一样再次展示了《塞尔达传说:天空之剑》,并确定了本作将于今年发售。而3DS则是公布众人期待已久的《马里奥赛车3D》和《超级马里奥3D》作为年末商战的主力。最后,随着雷吉慢慢揭开了不久被曝光的“Project Cafe”的真身,任天堂的次时代主机正式亮相——Wii U,意为“We & you”,如同去年3DS公布之初一样,Wii U同样放出了强大的第三方支持名单,无论大家怎么评价,任天堂确实凭借着Wii U又一次革命式的创新给了业界构筑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
2012年
2012年E3期间的参观人数基本和2011年持平,参展厂商方面,数量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不过社交游戏公司参展的数量和力度明显增强,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手机游戏和社交游戏对传统游戏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2012年,Xbox 360已经从全美最畅销的的主机一跃成为了全球最畅销的的主机,并且它的野心不仅仅如此。微软在这一年想把Xbox的定义从游戏主机升级成为客厅泛用多媒体终端,今后Xbox 360的功能重点将不再只是游戏,而是覆盖从电视和电影点播,音乐,社交,上网等等各种多媒体功能的终端设备,届时,微软的敌人也不再只是索尼和任天堂了。或许这正是比尔·盖茨在一开始对Xbox 360定下的终极目标,6年前他唯一一次在E3上谈论多媒体计划,6年后Xbox 360终于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和微软相比,索尼更多的在依靠第一方游戏,开场的《超凡:双生》和压轴的《最后的幸存者》都获得了满堂的喝彩,而玩法不变的《战神:升天》虽然有一些审美疲劳,但是多人模式的加入还是给系列带来了新的活力。本来被寄予了厚望PSV却迟迟得不到第三方的支持,让所有人都为索尼着急,3D游戏战略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和自封为王的微软比起来,索尼接下来该怎么走,这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任天堂在去年正式公布了自己的次世代主机Wii U,但是仅仅是一段视频演示和少量实验性Demo实在是没法解渴,于是人们迫切的希望任天堂在今年透露更多的信息。而任天堂显然有所准备的,早在发布会之前,岩田聪就表示,大家还没有真正的体会到Wii U的魅力,并且为了避免发生喧宾夺主的情况,任天堂在这次发布会上甚至都没有怎么提到过自家的3DS。在发布会结束之后,我们确实比去年对Wii U了解了更多,但是我们却没有感受到太大的惊喜。
2013年
今年的E3又是一场新的次时代大战,大家都知道微软和索尼将会在本届E3解锁下一代主机的更多情报,所有人都拭目以待。除此之外,主办方继续和洛杉矶会展中心续约,今后三年的E3仍旧会安家这里。
因为微软在E3之前单独召开自己的次世代主机Xbox One的发布会,所以硬件上基本已经透露的差不多了,这次的展前发布会上,微软主要是围绕着Xbox One的游戏阵容和服务展开的,例如,用真实货币取代了Microsoft Point,金会员将会赠送免费下载游戏等等。在最后,主机的发售日定在了2013年的11月,售价为499美元,另外这里不得不提到微软当初定下的一些主机和游戏政策,包括不支持二手游戏,游戏锁区,主机在线验证等等,这些政策不仅让玩家们大失所望,同时也为Xbox One的开局不利埋下了隐患。
本届E3是索尼的次世代主机PlayStation 4的首次亮相,整个展前发布会基本也围绕着PS4展开的,在大家已经不再盲目追求和崇拜主机性能的今天,主机的服务和游戏阵容才是玩家们所关注的,而索尼这次则是让微软非常的难看,每一项政策几乎都是在针对微软,包括不限制二手游戏,不强制锁区,无需在线验证,加强对独立游戏的支持等等,都让所有玩家们拍手称快,而主机的最终定价399美元更是与Xbox One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值得一提的,当年由PS3独占的《最终幻想13 VERSUS》在今年正式改名为《最终幻想15》登陆PS4。
在微软和索尼的夹击之下,这一年的任天堂在硬件上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消息,新主机Wii U已经发售,3DS仍旧称霸掌机界,所以这次任天堂直面会也是围绕游戏展开的,包括备受好评的《超级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续作将会登陆Wii U和3DS,《马里奥赛车8》,《大金刚:热带寒流》,两款《塞尔达传说》的新作以及由Wii U独占的《猎天使魔女2》,这一年的任天堂在游戏上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